灭菌锅的初次使用直接影响后续灭菌效果与设备寿命,需严格遵循“安装-调试-校准”全流程规范。以下为详细操作指南:
第一步:安装环境准备
选择通风良好、远离易燃物的平整台面(倾斜度<2°),周围预留≥30cm操作空间。检查供电(电压与设备铭牌一致,如220V±10%)与水源(若为带自动进水功能的型号,确保水管连接无渗漏)。其底部需放置减震垫(防震动影响密封性),顶部不可放置重物。
第二步:硬件组装与气密性检查
将灭菌锅平稳放置后,连接电源线与排水管(排水口朝下,接入实验室下水管道)。初次使用前需进行“空载气密性测试”:关闭所有阀门,向锅内注入适量清水(至水位标记线),关闭进水阀后通电升温至100℃(不加压),保持10分钟观察压力表——若压力下降>0.1bar,说明存在漏气点(检查门密封圈、管路接口)。

第三步:初次运行调试
注入蒸馏水至指定水位(通常为内胆底部以上5-10cm,避免干烧损坏加热管),放入标准测试包(如含布巾的生物指示剂包,用于验证灭菌效果)。设置初始参数:温度121℃、压力15psi、时间20分钟(常规器械灭菌通用值)。启动程序后,观察设备运行状态:加热阶段应无异常噪音,压力上升至设定值后保持稳定(波动<±0.5psi),排气阀自动排放冷空气(初期有轻微嘶嘶声属正常)。
第四步:灭菌效果验证
程序结束后,待压力归零自然冷却至60℃以下再开盖,取出测试包。将生物指示剂(含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试纸)放入培养箱(56℃培养48小时),同时设置阳性对照(未灭菌的试纸)。若测试包试纸不变色(阴性),阳性对照试纸变黄(阳性),说明灭菌成功;若测试包试纸变色,则需排查原因(如温度不足、装载过密)。
第五步:参数校准与记录
初次使用后需进行“基础校准”:用标准温度计(精度±0.1℃)与压力表(精度±0.01bar)同时监测锅内实际值,对比设备显示数据。若偏差超过标准范围(如温度差>1℃或压力差>1psi),通过设备自带的校准菜单调整(需专业人员操作,或联系售后)。然后填写使用记录表,包括环境温湿度、水位高度、程序参数、测试结果等信息,存档备查。
完成以上流程,灭菌锅即可正式投入常规使用。初次使用的严谨规范,是保障后续每一次灭菌效果的关键基础。